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徐文智)苹果种植业是新春陕西省延安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洛川苹果以果型圆润、走基准让色泽鲜艳、层标风味浓郁闻名遐迩,果农更甜已经成为延安市一张含金量十足的生活地方名片。作为延安的新春地理标志产品,洛川苹果高质量发展的走基准让成绩背后,处处体现着地方标准体系的层标强大技术支撑作用。
春节前夕,果农更甜踏着皑皑白雪,生活《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来到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新春陕北洛川,在银装素裹的走基准让果园品味着北纬36度苹果生产地带独有的“甘甜”。
高原之上满眼果园
洛川县凤栖街道芦白村外,层标白雪覆盖的果农更甜果园一望无垠。61岁的生活村民邵牛子正在查看自家刚刚修剪过的果树枝。“这片280株苹果老树昨天请人修剪了,那片420株矮化苹果树今年是第三年,明年就要进入丰产期啦。”种了30多年苹果的邵牛子每天都要到果园看看苹果树,那股熟悉热乎劲犹如对待自己孩子一般。
“矮化苹果树总共有6亩,1亩地产量大概有3000多斤,每斤收购价3.5元,算下来这批新栽种的矮化苹果树可以带来7万元左右的收入。”站在6亩苹果老树地里,望着另一侧分布成11行的矮化苹果树,邵牛子充满自豪地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如今,我们洛川苹果按照地方标准进行种植管理,苹果口感更好了,收购价格也更高了。”
站在邵牛子家的苹果园里望去,疏阔的黄土高原上影影绰绰散落着数不尽的苹果树。芦白村村委会干部卢王斌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芦白村1400亩地全部种植苹果,全村612口人,人均2亩多苹果果园。“过去苹果树大多施用复合化肥,如今村里的苹果树都开始大量施用有机肥,土壤板结状况有所改善,苹果的糖度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卢王斌说。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凤栖街道芦白村村民邵牛子向记者介绍果树修剪情况。徐文智/摄
芦白村的村公路两侧,苹果园一片连着一片。离开芦白村之际,洛川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屈延慧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洛川县耕地面积大约64万亩,其中苹果占地达53万多亩,洛川农民收入的95%来自于苹果,苹果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几年,通过规范新品种栽植、施用有机化肥和生物农药,以及推广洛川苹果质量追溯标识,大范围推广洛川苹果地方标准体系,当地果农经济收益增长明显。”屈延慧说。
“如今,自家6亩苹果老树施用的有机肥已占化肥总量的7成以上,今年苹果采摘后,欢迎再到这里来看看,品尝一下更甜更有味的洛川苹果。”邵牛子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甜美”期盼。
标准勾画苹果发展蓝图
黄土高原的冰雪天气,难以抵挡果农的热情。站在整齐划一的矮化苹果树中间,洛川县交口镇安善村村民李小刚一边与《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热烈地交流着,一边双手不停地比划着新树种与老树种栽培技术要求的不同。“老树种1亩地栽种36棵,间距5米;新树种1亩地栽种112棵,间距1.5米。树枝低、间距小、标准统一,我们在套袋、修剪、喷药、施肥、采摘中都很方便。过去老树种4个多小时才能喷完药,现在10分钟左右就可以操作完毕。”李小刚说。
“2021年开始,我们家20多年树龄的苹果园开始大面积换种矮化苹果树,并且开始大量采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等进行栽培管理,果园投入成本大幅降低,果树丰产期也大大提前,果实的糖度也得到了提高。”说起这些年种植苹果的经历,有着17年苹果种植经验的李小刚感触颇深。“这些都是严格按照洛川苹果标准体系进行栽培管理和投入品管理的结果。”据介绍,洛川县市场监管部门和农业部门每年都要开展多次洛川苹果标准体系的专门培训,引导广大果农按照标准体系组织田间管理、贮存管理和销售管理。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交口镇安善村村民李小刚向记者介绍按照标准体系如何对矮化果树进行栽培。徐文智/摄
延安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科长赵娜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最新颁布的《洛川苹果标准综合体》于2022年10月14日开始实施。新标准共分10部分,涵盖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投入品使用、质量追溯等15个技术规程,从苹果苗木繁育到苹果销售等各环节进行了全链条严格规范,为洛川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地方标准的不断创新激发了果农从事苹果种植的充沛活力,也提升了洛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治理保护能力。屈延慧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按照《洛川苹果标准综合体》第10部分苹果质量追溯指南的规范要求,从2022年开始全县推行质量追溯二维码,首批追溯码标识已在3万箱洛川苹果包装纸箱上使用。可以说,一枚小小的二维码,里面记录了每一箱苹果的“前世今生”,消费者安全消费得到了充分保障,洛川苹果的金字招牌也愈擦愈亮。
标准更新味更甜
作为延安当地农业优势产品,洛川苹果地方标准始终处于不断修订和完善的动态过程中。洛川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洛川县当地唯一具备苹果出口资质的农业企业。“过去,我们从不同苹果农户中收购苹果出口到海外,客户反馈苹果口感不一致。为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2016年公司从农户手中流转了3900多亩果园,按照洛川苹果地方标准体系进行全链条统一管理。同时,还与1000多户果农合作带动近2万亩果园,向果农培训输出标准规范,统一土壤处理、苗木栽培、投入品等,还统一了收购价格。严格按照标准体系组织苹果生产,保证了洛川苹果统一的高品质,也解决了不少果农的销售难题。”该公司党支部副书记王霞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
随着新标准的推行落地,洛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权的70家单位种植销售的洛川苹果口感体验得到进一步改善,果实味道更加甜蜜。“依据地方标准规范要求,我们广泛采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不仅苹果口感提升,而且给果农每亩增加的1500元左右收购价钱也冲抵了果袋成本和套袋工时费用。兔年春节,我们2000份礼盒苹果一经上市就销售一空。”王霞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地方标准的更新给当地果农和果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洛川县市场监管局局长梁繁荣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介绍,从2000年的《洛川县苹果园标准化生产周年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到2014年的《延安▪洛川苹果技术规范》再到2022年的《洛川苹果标准综合体》,标准化创新战略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落地生根、常变常新,在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之路上,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质量标准之光。
腊月里的陕北高原,一片银白。路边站立的邵牛子老人头上那顶火红色的棒球帽,高速路入口处巨大的红彤彤苹果造型,似乎都预示着在新的一年,广大果农的幸福日子将更加红火,洛川苹果的味道将更加甘甜。
责任编辑:王峰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马文娜记者吴采平)没有检验检测机构,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9月10日,2021年湖北省武汉市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走进武汉食品化妆品检验所,消费者代表、企业代表和媒体代表等 ...
唐 佚名《调琴啜茗图》宋 赵佶《听琴图》元 王振鹏《伯牙鼓琴图》明 文徴明《蕉石鸣琴图》清 朗世宁《弘历观荷抚琴图》古人弹琴姿势这个知识点,其实不冷,而且对弹琴的人来说,习以为常。只不过,弹琴者有没有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晓)4月11日,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挂面村非遗音乐大集的非遗面艺街,中江手工挂面正与意大利面展开一场东西方制面技艺的友好切磋。“不可思议!”当面细如丝、茎直中空 ...
从最初的自热火锅,到热一下就能吃的鱼香肉丝,再到东坡肘子、佛跳墙……这几年,各类预制菜产品层出不穷。制作方便、营养美味的预制菜,正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新宠”。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 ...
新华网合肥6月20日电李东标)仲夏时节,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2万余亩荷塘里,朵朵荷花次第绽放。碧绿的荷叶、娇艳的荷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画意境。陶辛镇 ...
因为在院子里堆放拾荒而来的垃圾,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尤岗社区李大爷与周边居民之间的关系闹得很不愉快。然而,在大家眼里有些顽固的老人,却突然收拾起了院子。 李大爷之所以态度发生逆转,是被一群热心的 ...